滨州日报/滨州网讯 2月11日一大早,年三十的六街市场熙攘如常。“口罩戴好吧,过年期间咱更得注意防疫。”在六街市场门口验码、测温的李淑霞珍挨个和前来购物的市民们叮嘱着。
滨城区北镇街道昌龙社区辖区有3个村居、18个单位、1个市场、6000多名居民,分为12个网格,而李淑霞负责着涵盖六街市场和顺河东街的六街网格。“六街市场是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经营市场,有1300多个商户,商户多,情况复杂,不过这几年天天在这里,跟商户都熟了,工作也好开展了”。1976年出生的李淑霞已经在这个网格里工作了5年,说起网格情况,李淑霞如数家珍。
2008年在李淑霞来到昌龙社区工作,2016年街道开始进行网格化管理, 李淑霞就同23名网格员一同下沉到网格,紧贴群众开展工作。
“网格是最基础的单元格,网格员的工作是最繁琐的也最贴近群众,刚来网格的时候不适应,网格员得详知群众的意愿,解决群众的诉求,每天忙得不可开交。”回忆起刚到网格的时候,李淑霞感触颇深。
经过5年的网格员工作,李淑霞已经驾轻就熟。从文明城市创建到安全生产、从疫情防疫到人口普查,李淑霞和同事们从数九隆冬到酷暑三伏都盯靠在网格里,执行上级工作安排,满足群众意愿诉求,成为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。
在熙攘的市场里,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,各商户忙的不可开交。“去市场里看看吧。”李淑霞和段真珍说。穿行在喧闹的市场里,李淑霞和段真珍挨个和商户打着招呼。“安全第一啊,下午收摊了一定把水电都关好。”
在硕大的市场里转了一圈,有些疲惫的李淑霞在值班室里休息了下。“姜爱军在家了吗?等下我们去看看困难群众和留滨过年人员吧。”休息间隙,李淑霞在电话里联系着村居的工作人员。
“我们这个网格里,有几个留滨的外来人员,年三十了再去看看,看看他们还有什么需要的。”穿行过市场,来到顺河东街安徽人曹启交家里,刚刚忙完的曹启交一家人正在吃早饭。“还有啥需要我做的没?有需要尽管说。”李淑霞问着曹启交。“下午几个不回家的安徽老乡来我这里坐坐,我们不回老家过年了,过年的东西都置办全了,在哪里过年都一样。”曹启交说。
安顿好网格里的事情,忙碌了一上午的李淑霞赶回了社区,“咱也贴点对联福字吧”李淑霞说。众人正贴着春联和福字,社区的电话就响了起来。“咱得去办事处把防疫物资领出来。”
赶到办事处,已经快12点,领完物资,办公室的人招呼着李淑霞,“食堂里中午吃饺子,吃点饺子再走吧。”
食堂里,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上桌,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,屋内一片暖意融融。“在网格工作,虽然繁琐辛苦,但看到群众诉求得到解决,这就是我们网格员最大的工作成就。”李淑霞说。
27901阅读 2021-02-26
27009阅读 2021-03-02
21272阅读 2021-02-25
21130阅读 2021-02-25
19840阅读 2021-02-25
18779阅读 2021-03-01
17646阅读 2021-02-27
16374阅读 2021-03-01
16183阅读 2021-02-26
16137阅读 2021-02-26